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无障碍浏览

首页 >> 企联新闻 >> 国际市场番茄酱价格同比上涨近四成

发布时间:11年08月19日 | 来源:兵团企业联合会 | 作者:

国际市场番茄酱价格同比上涨近四成
专家提醒:对转暖行情保持谨慎

■ 国际市场番茄酱报价大幅提升,番茄酱出口开始转暖,原料抢夺暗战悄然打响■业内人士提醒:抢到原料并不一定是赢家,质量才是企业健康发展的保证■ 今年好未必明年一定好。仅仅以今年的价格推断明年的市场行情,还言之过早●本报记者罗全 实习记者 梁越进入8 月,番茄开始大面积收获,番茄加工企业随即进入生产旺季。8 月9 日,记者看到,在中基公司与五家渠之间的公路上,交售番茄的车辆络绎不绝。番茄收获不仅关系种植户一年的收益,也牵连着整个新疆番茄产业的命运。从2007 年至2012 年的6 年间,国际市场番茄酱价格经历了从谷底冲向顶峰,随即从顶峰跌落谷底的过程。快涨快跌,不仅让种植户心惊胆战,也让番茄酱加工企业交替经历了辉煌与惨淡。作为除了美国加州河谷产区、地中海沿岸产区之外的第三大产区,新疆既是国内最大的番茄种植区,又是最大的加工和出口基地。今年,在国际市场上,番茄新酱报价每吨已达1000 美元,较去年上涨近四成。这是否意味着,番茄产业的严冬已然过去?现状:原料抢夺暗战悄然打响记者了解到,由于 国际市场番茄酱的报价大幅提升,番茄酱出口开始转暖,库存番茄酱价格也随之上涨,2012年度生产的番茄酱每吨报价也达到了900 美元至950 美元。乐观估计,全球番茄酱库存将在今年七八月间消化完毕,这将给我国特别是新疆番茄酱行业扭转亏损局面带来希望。“今年国际番茄酱行情趋暖,有两方面原 因:一是近两年国内番茄制品企业普遍采取了限产保价策略,为消耗库存而主动减产;二是各地种植户因连年比较效益下降,积极性受损,减少了番茄种植面积,致 使原料供应量急剧下降,引发番茄酱价格反弹。”兵团农业局农业产业办公室处长仇栋告诉记者。记者从兵团发改委农经处了解到,2012 年,兵团酱用番茄种植面积从2011 年的70.79 万亩减少到38.6 万亩。从全疆来看,酱用番茄种植面积也减少近一半,缩减到85 万亩左右。从目前情况来看,尽管今年自治区和兵团 酱用番茄种植面积与去年基本持平,且中粮屯河、中基等大企业均表示继续实行限量保价策略,但是,番茄酱的价格上涨导致原料趋紧仍将引发原料抢购热潮。为避 免企业间抢购原料和恶性竞争,7 月30日,国内最大的两家番茄酱生产企业中粮屯河、中基和另外10 家企业共同签署《新疆番茄酱生产企业原料基地自律协议》,希望以企业自律的方式,规避原料抢购行为。8 月1 日,在石河子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牵头下,中粮屯河乌苏番茄制品公司、新疆天山红番茄制品有限公司等23 家企业签订《辖区内出口番茄酱生产企业原料基地管理自律协议》,其目的也是为了杜绝以往生产期出现的番茄原料无基地备案、无合同抢购行为。“这是行业内部行为,并不具有真正的法律约束意义。”仇栋告诉记者,目前,兵团有番茄酱生产厂家50余家,因行情回暖,很多亏损企业都希望开足马力生产,因此原料抢购现象恐怕难以避免。番茄酱价格上升,种植户交售番茄的感受与往年大为不同。二师二二三团职工郭立山告诉记者,他种植的番茄8 月进入全面采摘期,4 天摘了350 吨。“像前几年那样等号、排队的现象几乎看不到了,今年都是随采随交,价格也比去年高了近1 毛钱。”观点:抢到原料未必抢到先机由于中西方饮食习惯不同,对番茄酱的需求迥异。西方国家每人每年平均消耗番茄酱约8 千克,而国内主要以食用新鲜番茄为主,番茄酱的消耗量极为有限。因此,国内企业生产的番茄酱主要用于出口。作为产业链中实现利润的关键环节,企业 对原料的渴望更为强烈,那么,是不是抢到原料就抢占了本轮上涨行情的先机呢?仇栋表示,对于中粮屯河、中基、冠农等大企业来说,1000 美元的新酱价格获利空间依然有限,相反,小企业因投入少,获利空间较大。因此,本轮行情上扬,对小企业的刺激要大于大企业,原料抢购也主要集中在小企业。“ 一些小企业通过抬高收购价格、降低扣杂率等方式抢购原料。”新疆冠农果茸股份集团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刘建疆坦言,大企业没有小企业灵活,在原料抢购上比较吃亏。但是,小企业的“捣乱”势必会影响整个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郭立山告诉记者,今年的情况与2008 年十分相似。当时,番茄加工企业争相抢收番茄,不管是青的还是红的,企业一律高价收购。结果,一些企业生产的番茄酱屡遭退货,不仅没获得先机,反而损害了企业形象。“在产量和质量的天平上,二者应该保持 平衡。”仇栋表示,相对前些年而言,今年番茄加工企业显得更为理性。番茄酱价格虽然上涨了,但盲目扩张和恶性竞争带来的惨痛教训,加工企业一定要认真汲 取。因此,相关部门应抓好当前价格回升的契机,密切关注番茄酱的生产动向,积极协调解决番茄种植户和生产企业之间的问题与矛盾,建立良性竞争的经营理念。“抢到原料并不一定是赢家,质量才是企业健康发展的保证。”仇栋说。提醒:今年好未必明年一定好采访中,郭立山难以抑制自己的兴奋之情。他种植的94 亩酱用番茄大获丰收,亩产达到9 吨,可以收获番茄近850 吨,按照每亩纯利润1300元计算,今年他可以赚12 万多元。看到今年行情如此好,他开始雄心勃勃地谋划来年扩种的事。“今年价格好,说明市场需求量大,明年行情应该不错。”尽管经历过2009 年把丰收的番茄倒进水沟的尴尬与无奈,但是,他还是很相信自己的判断,明年,他计划将自己的另外两块地也改种番茄。六师芳草湖农场职工张玉强和郭立山想法相似,他也有扩大番茄种植面积的意愿。然而,番茄酱消费毕竟有限,如果仅仅以今年的价格推断明年的市场行情,可谓言之过早。“从农产品量与价的关系来看,虽不能百 分之百地确定量增价格就一定会跌,但是,如果在市场需求不变的前提下,一味增加产量的话,价格走势就很难让人乐观了。”不过,仇栋也表示,只要继续开拓国 内终端市场,合理布局产业,建立企业间的自律机制,规范企业行为,尤其是企业在实行二次分配时,让种植户分享加工和流通环节的利益,在建立稳定的农企间利 益联结机制方面多下工夫,那么,番茄产业就会保持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

gg

gg

8 月11 日,工人们在车间里分拣番茄。今年,六师新湖农场预计总产番茄10 万余吨,将全部交售至中基番茄公司天益新湖番茄酱厂就地转化增值。目前,该厂番茄加工工作已全面展开,日均加工番茄5800 吨。高雄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