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无障碍浏览

首页 >> 企联新闻 >> 勇挑重担争创一流——庆祝六十六团成立六十周年

发布时间:13年11月22日 | 来源:兵团企业联合会 | 作者:
勇挑重担争创一流
——庆祝六十六团成立六十周年
●王林 吴建忠 王珊珊四师六十六团北倚科古琴山,南瞻伊犁河,东与“丝路明珠”伊宁市相邻,西与国家一级陆路口岸霍尔果斯相望,218 国道、精伊霍铁路及清伊高速公路横穿团场境内。气候环境适合多种农作物生长,有效积温为3657.7 摄氏度, 无霜期达166 天,降水量达225.8 毫米。该团是一个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老团场,前身是组建于1938 年的八路军一二九师三八六旅新一团,1949 年1 月整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六军十七师五〇团,同年进驻新疆,1953 年整编为五〇农场,1969 年更名为六十六团,2004 年6 月被兵团确定为中心团场,下辖六十五团和良繁场。团场现有土地面积49.08 万亩,行政单位58 个。全团总人口2.5 万余人,由汉族、哈萨克族、维吾尔族、回族、蒙古族、满族等16 个民族组成。在团场建设过程中,该团先后被国家文化部授予“先进文化社区”“全国文明村镇”等光荣称号,被国家发改委定为第三批全国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2012 年,六十六团实现生产总值6.02 亿元,较上年增长31%。其中:一产2.53 亿元、二产2.03 亿元、三产1.45 亿元,三个产业结构比为42∶34∶24。固定资产投资4.9 亿元,职均收入3.34 万元,人均收入1.79 万元,实现综合利润1639 万元。在兵团争先进位活动中,六十六团由2011 年全兵团二类团场第22 位上升到2012年第16位,被列入兵团农业现代化示范团。2013 年,六十六团以党的十八大和兵、师(扩大)会议精神为指导,围绕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两大目标,突出主题主线,继续坚持稳中求进、进中求快、又好又快的发展要求,更加突出质量和效益,着力推进三化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和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力争实现生产总值7.28 亿元,比2010 年翻一番;人均收入20287 元,同比增长12%的计划目标。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为团场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团场将借助江苏镇江援建之力,立足岗位、勇挑重担、争创一流,加大建设力度,着力改善民生,为实现团场跨越式发展而努力奋斗。以安居工程为先导改善民生近年,六十六团按照“规划先导、突出重点、统筹发展、全面提升”的城镇化建设理念,以城镇中心区域为核心,加快实施一批小区建设,做到建设一条路、美化一条街,整治一片、见效一片。投资近6 亿元,建成6 个住宅小区,完成保障性住房3200 套;对团部城镇主干道公路进行了亮化美化,安装路灯130 盏和栽植绿化树木2.1 万株;投资5358 万元进行城镇道路、供暖、供排水改造等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小区光纤入户和有线电视的全覆盖。团场的城镇化率已达62%。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近年,六十六团紧紧抓住镇江援建和四师建市的机遇,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和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新建“金山花苑”“阳光花苑”两个住宅小区,投资4000 万元完善两个居民住宅小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010 万元完成集中供热工程,投资2100 万元用于城镇道路、社区服务中心、学校风雨活动室、农村安居工程建设。2011 年至2012 年,投资150 多万元,为全团育龄妇女、入园幼儿及60 岁以上的老年人进行免费健康体检。2013 年,六十六团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着力组织实施好“十件实事”。一是挂钩扶贫工程,扶持贫困少数民族家庭脱贫,使其户均收入达到2 万元以上;二是就业培训工程,重点开展特色种植养殖培训;三是安居建设工程,投资3.2亿元建设保障性住房2500 套,投资960 万元建设农村安居工程500 户;四是绿化、亮化工程,投资500 万元;五是城镇道路改造工程,投资600 万元;六是建设五零路与人民路节点改造工程,投资600 万元;七是实施拟建可克达拉市二级公路工程;八是惠民增收工程,积极争取国家农业补贴资金,实施农业补贴,为职工发展自营经济提供贴息贷款;九是特殊关爱工程,为80 岁以上老人发放高龄补贴;十是对团场的4 个小区进行智能电表安装工程。“四大产业”加速新型工业化近年,六十六团围绕“新”字做文章,大力发展新型工业化,选择走一条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可持续发展道路。目前,全团拥有中小规模企业15 家,个体户41家,投资过亿企业3 家,其中外资企业1家。团场金梁子粮业加工厂生产的“伊河双六”牌有机大米,荣获新疆名牌产品;新疆(英国)马利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高活性酵母、干酵母全部出口,年创外汇2000 万美元,上交税金1000 万元;充分发挥原西部毛纺厂厂区优势,招商引资新疆一和生物有限责任公司投资3.78 亿元建设年产4 万吨赖氨酸项目;通过以商招商,引进投资3.5亿元的年产1 万吨苯丙氨酸项目,此项目已立项。2012 年,工业增加值1.46 亿元,占第二产业增加值的70.2%,新型工业化初见成效。近年,六十六团以兵团重点城镇建设为契机,把工业园区建设作为拉动区域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依托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加快构建煤电煤化工、农副产品深加工、矿业开发、战略新兴产业等四大产业,逐步构建符合团场实际的产业体系。在工业园区的带动下,全团在机械加工、矿业、生物、饲料、轻纺、建材、食品等行业发展迅速,2012 年,实现工业增加值1.52 亿元,2013 年工业增加值预计将达到2.28亿元。团场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在;不求控股,但求参股;不求大小,但求环保”的招商理念,采取网上招商、中介招商、以商招商、产业招商等方式,吸引了一批企业落户团场。2012 年签约的两个项目已有1 个项目办理项目核准、备案和审批立项手续,1个项目已开工建设。今年4 月开工建设的澳新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果穗烘干加工项目,投资1500 万元,占地32 亩,年加工能力达1500 吨,到9 月建成后,将带动团场制种玉米业的发展;总投资28 亿元的四川荣新热电联产2×330 万兆瓦项目,将为团场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建设提供有力支撑。团场前两年引进的企业均实现了扩容增效。新疆一和生物有限责任公司今年投资8000 万元的二期赖氨酸项目建成后,年产饲料级赖氨酸将达4 万吨,产值达4 亿元,实现利润4000 万元,并将为团场提供400 个就业岗位;新赛双陆矿业60 万吨改扩建项目,今年完成投资5000 万元;团场以土地参股的新疆(英国)马利食品有限公司,每年分得红利300 万元左右,并为团场增加了120 个就业岗位。团场招商项目做到在管理中实施服务,在服务中实现管理。加强协调服务,坚持特事特办,提高项目建设效率。目前全团的工业企业帮助1000 余人实现了就业。“六大基地”推进农业现代化近年,六十六团按照“加大力度、突出重点、形成优势、体现特色”的总体要求,优化区域布局、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升物质装备水平,全力打造“六大基地”建设。一是充分发挥城郊区位优势,大力实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以发展高效农业为目标,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和特色林果业,进一步完善蔬菜、果品、草莓这“ 三大基地”的建设。目前,全团拥有日光温室1253 座,其中设施葡萄58座、油桃189 座、草莓301 座、蔬菜705 座。今年预计完成8 座优质高效温室创建,努力实现设施蔬菜亩纯收入2 万元以上、设施葡萄亩纯收入2.5 万元、设施草莓亩纯收入2.5 万元、油桃2.5 万元。据统计,春季设施果蔬总产9000 余吨,实现产值3100 余万元。2013年,六十六团与石河子大学合作,共同开发研究温室草莓立体栽培技术,并引入石河子大学自主研发的水肥一体化自动灌溉系统,使草莓立体栽培增加设施温室利用率2.5 倍以上,成熟期比普通设施草莓栽培提前一个月。引进优质草莓栽培品种苗,实现了设施草莓种植高产高效的目的二是新建风景苗木基地。2013年投资1700 万元,占地面积1000亩,主要种植品种有国槐、法国梧桐、小叶白蜡、白蜡、樟子松、红瑞木、丁香。三是建设“三优”果园现代化示范园。该示范园占地350亩,投资约150万元。果园由团场投资建设,果园产权归团场。前3 年,给管理人员发管理工资,第四年起,实行租赁承包,以实物(果品)抵缴租赁费。第四年进入丰产期,亩产3.5吨以上,亩效益万元以上。职工管理定额15 亩,年收入10万元。四是充分发挥合作社作用,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目前,六十六团除新月养殖合作社以外,新注册各类专业合作社5 个,其中养殖合作社4 个、“双六”草莓专业合作社1 个。截至目前,新月养殖合作社已育肥牛羊6 万头(只),年可创产值1.33 亿元,纯利润1600万元以上,可增加职均收入达800元以上。多项措施给力职工多元增收近年,六十六团制定了多项职工多元增收的措施。一是依托项目支撑,综合开发农业促增收。2015 年高标准农田达到10 万亩以上,坚决退出“千元利润”以下的种植作物;进行3 万亩地节水灌溉,促进亩均增收300 元。二是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充分发挥合作社作用,发展特色设施农业促增收。在现有设施农业基地的基础上,3 年新增大棚500 座,大棚数达到2127 座。同时成立设施农业专业合作社,提高设施农业效益,使单棚纯收入达到1.5 万元以上,使560 户职工从大田转移到大棚,流转土地5000亩。实施1000 亩高标准林果业建设,亩均纯收入达到5000 元以上。在南岸开发地建设育肥10 万头(只)标准养殖场1 座,新建5 个规模养殖厂,使全团万头养殖场达到10 个,年育肥20 万头(只)牛(羊)。三是依托城市发展促增收。团场以可克达拉城市发展为载体,发挥区位优势,积极搭建市场,发展服务业,创造就业、创业平台。到2015 年,全团商业店铺达到388家,增长34% ;餐饮100 家,增长50%以上;其他服务业200 家,增长30%,新创造就业岗位近450 个,达到1700 人的规模,成为职工多元增收的重要渠道。同时坚持以业兴城,以城兴业,带动职工增收。团场通过招商引资、职工自主创业、股份合作等方式兴办支农企业和民营企业,再引进规模企业6 家以上,吸纳就业人数2000 人以上,使部分职工季节性增收幅度在8000 元至1 万元之间。六十六团十六连种植的1000 亩弗雷葡萄喜获丰收(摄于2011 年9 月)。赵建摄六十六团二十二连承包户杨志彪承包的只有两年树龄的大棚桃树开花坐果(摄于2012 年)。董芳摄2013年8月1日,六十六团组织了以迎团庆为主题的职工手工艺品展。王林摄总投资2.5 亿元的六十六团镇江援建项目阳光花苑外景(摄于2013 年7 月)。王林摄